清朝康熙年间,《古文观止》的编纂者吴乘权鉴于《资治通鉴》“卷帙太烦,岂能一概记诵”的缺憾,编纂了一部繁简适度、篇幅适中的中国古代编年体简明通史《纲鉴易知录》。《纲鉴易知录》问世后,因其简明扼要的历史叙事和清晰雅正的语言风格,成为广受欢迎的历史入门书,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和当代历史上许多读书人,包括梁启超、胡适、毛泽东等。
《纲鉴易知录》
在《纲鉴易知录》问世300多年后,只有通过新评新注来修正《纲鉴易知录》中的讹误及过时之处,才能让这本历史启蒙书在当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价值。2021年底,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主持启动《纲鉴易知录评注》编纂,以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领衔、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学者为主的评注团队进行了两年半的集中工作,期间邀请国内历史学科的一流学者参与书稿审读,最终由中华书局出版。
《纲鉴易知录评注》
国务院参事室 中央文史研究馆 编
邓小南 主编 肖永明 闫建飞等 评注
当下的年轻读者可以从《纲鉴易知录评注》中获得什么?在编纂和出版过程中,学者们和编辑们是如何对书稿进行校正和优化的?应当用什么方法来阅读这部书?
12月14日(周六)10:00—11:30,我们将在岳麓书院明伦堂报告厅举办《纲鉴易知录评注》新书沙龙,邀请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俞国林、岳麓书院副教授闫建飞,就以上话题与广大读者分享。本次新书沙龙将由资深媒体人、文化学者柳理主持,欢迎读者朋友们现场参加,或通过直播与我们互动!
活动信息
嘉宾:
肖永明
肖永明,1968年生,湖南武冈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院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中国书院史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务院参事室重点委托项目等十余项,出版《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四书诠释与儒学演进》等著作多部,在《哲学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二十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
闫建飞
闫建飞,山东菏泽人。兰州大学历史学学士、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五代两宋政治史、制度史。出版专著《走出五代:十世纪藩镇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参与整理古籍《愧郯录》(中华书局,2016年)、《宋代官箴书五种》(中华书局,2019年)、《纲鉴易知录评注》(中华书局,2024年),在《世界宗教研究》《文史》《文史哲》《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
俞国林
俞国林,浙江桐乡人。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入职中华书局。从事古籍整理与学术著作的整理、编辑、出版工作。现任中华书局副总编辑,编审。著有《吕留良诗笺释》《水村图索隐》《仰顾山房文稿》《寻找祝英台》等,校订《吕留良文集》《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论》《先秦政治思想史》等。
主持人:
柳理
柳理,政邦智库副理事长,华人国学大典策划顾问、总撰稿,凤凰网国学频道创始主编,凤凰网文化中心原总监。兼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客座研究员,深圳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创造转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文化书院会员。自2014年起参与策划“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至今已连续五届担纲核心策划成员和总撰稿。2020年以来,除继续从事大型文化传播项目的策划和组织外,转型于研究传统文化的当代转化与国际传播,并深度参与了北京、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甘肃等省相关文旅康养项目的实践。
首席媒体支持:凤凰网国学频道
时间:
12月14日(周六)10:00—11:30
地点:
岳麓书院明伦堂报告厅
活动预约: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活动
直播预约:
推荐书籍
《纲鉴易知录评注》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馆 编
邓小南 主编 肖永明、闫建飞等 评注
简体横排
32开 布面精装
978-7-101-16637-8
498.00元
《纲鉴易知录》107卷,是清代学者吴乘权编纂的纲目体史书,记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至明末的历史。本书取材于《通鉴外纪》、《通鉴前编》、《通鉴纲目》、《明纪钞略》等史书,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大事删繁就简地编成一部完整且简明易懂的中国通史。
国务院参事室、中央文史馆为响应习总书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号召,服务广大干部群众,提升公务员队伍历史学习水平,推出符合新时代历史研究精神的重要著作,特组织编写本书。
由北京大学邓小南教授主编,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撰写的《纲鉴易知录评注》,以1925年扫叶山房石印本《纲鉴易知录》为底本,改正原书文字讹误,并对其中的史实错误以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形成准确、完整的文本;对地名、纪年、职官典故、生僻字词等施加注释,疏通文意;在每卷开头、卷末和文中重要关节,加以评论,体现了以史为鉴的优良传统,为治国理政和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原标题:《年轻人为什么要读《纲鉴易知录》?丨《纲鉴易知录评注》新书沙龙》
阅读原文